汇聚共识 统筹谋划 推进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落地
2025-03-10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夏初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列为重点突破方向。消费税15个子目中,成品油消费税兼具筹集财政收入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双重属性,是改革的焦点。全国两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推动这一税收制度变革走向纵深。

  改革历程:有立有破循序渐进

  1993年底,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正式拉开成品油消费税征收大幕。此后的30年,改革不断深化。第一阶段:1994年至2007年,明确税目、征收范围和征收方式,成品油消费税雏形基本形成。第二阶段:2008年至2015年,实施成品油价税费联动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及配套措施。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持续完善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回顾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历程,有立有破,循序渐进,实现了多重政策目标,对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规范税收收入、促进节能减排、调整消费结构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现行制度的核心问题:

  税收公平与征管效率的矛盾

  消费税目前在炼厂出厂环节征收,税制设计是考虑到炼厂数量较少,税源可控,征管效率高,征税成本相对较低。但炼厂环节生产油品种类繁多,很多具有“可油可化”属性,征管人员难以准确判断这些是否应该征税,为偷逃消费税的违法行为留下了操作空间。一方面造成炼化行业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造成国家税收重大流失。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摘要》统计,2015年以来,地炼偷逃消费税年均超过1000亿元。

  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迎来窗口期

  成品油消费税历经30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改革基础。一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日趋增强,将发挥减缓地方财政压力的重要作用。若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将增加各省财政收入。二是加油站税控系统不断完善,征收环节后移具有征管可控基础。2025年初发布的《关于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做了铺垫。未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终端销售环节可建成全覆盖、智能化的数字监管系统。三是成品油消费量即将见顶,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不影响消费税调节功能。

  配套措施助力消费税改革落地

  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从炼厂后移到终端并稳步下划地方,征管对象从200多家炼厂增加到11.2万多座加油站和1.6万个油品批发商,征税和监管对象大幅扩大。针对可能出现的管理难点,需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更好地推进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落地。一是借助技术手段准确计量终端销售量。短期,可在加油站全面安装统一税控系统,实现全国成品油销售数据联网,有效监管加油站购销情况。中长期,建立“全产业链信息跟踪系统”,实现税务部门对从事成品油经营的企业实行全流程管控,做到消费税应收尽收。二是完善成品油消费税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征税环节后移至终端模式,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成品油消费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等从法律上予以明确,并通过法规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加大惩戒力度。三是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巩固现有成品油市场整治成果,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成品油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成品油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