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及关税战背景下——
影响能源格局的10点研判
2025-05-04

  □ 陆如泉

  

  在当前形势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其对全球能源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经过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形成了以下10点研判,谨代表个人观点供业界参考。  

  1、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四期叠加”高风险阶段

  当前,我国面临的外部形势可以用“四期叠加”来形容,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发展,最为典型的就是中美战略对抗持续加剧。二是二战以来欧亚大陆爆发的足以改变国际秩序的地缘政治冲突——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三是百年一遇的关税与贸易争端。4月2日,特朗普政府发起全球关税战“史无前例”。上次如此规模的关税战还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美国总统胡佛发起的,把平均关税从当时的36%升到了60%,甚至有些商品达到了100%。四是300年未有之能源大转型。从18世纪20年代人类开始使用煤炭并进入工业社会起,至今已过去约300年,而目前这场能源转型是全球性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2、地缘政治冲突成为当前最大挑战,全球油气贸易流向反转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泛安全化和“去风险”思潮持续重构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及关税壁垒日益加剧背景下,全球能源贸易流向已从此前数十年的“逆时针”(俄罗斯主要供应欧洲,中东和非洲主要供应亚太)向“顺时针”(欧洲加大从中东和非洲的进口、俄罗斯加大向印度、中国出口等)转变。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推动俄扩大向亚太地区出口;同时,美国对欧洲的LNG和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增长,填补了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空间。此外,能源贸易出现阵营化趋势,从追求经济效益的全球流动转向政治立场主导的区域合作,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平行市场。  

  3、 全球经济转入高不确定性、低增长阶段,能源需求增长乏力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态势,加之大国博弈、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增长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至2.8%(比年初预测下降0.5个百分点),显著低于21世纪前20年3.7%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全年经济增速预计为1.8%,亦显著低于此前的预测。而经济增速的下降,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乏力。预计未来5年,全球油气供需将呈现持续宽松的局面,这将导致全球油气价格走低。  

  4、 人口增长向欠发达国家集中,人口问题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

  当前,全球经济与人口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态势,资源分配矛盾日益凸显。欠发达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加剧粮食、能源、水资源短缺。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增长50%,但非洲部分国家粮食自给率仍不足60%。而且,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来自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将降至12.15亿人;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将降至6.33亿人,而印度的人口依然还有15.05亿人。 

  5、 异常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干扰能源供需,成为引发能源安全事故新因素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的年度气象报告指出,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水平高出约1.55摄氏度。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可能在2030年初提前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升温阈值。中国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解振华强调,气候危机的紧迫性要求全球加快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危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气候因素已成为危及能源安全的最大因素。

  

  6、 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推动能源行业持续变革

  一方面,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清洁能源制造业蓬勃发展,集中式太阳能、陆上和海上风能的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在10年间下降了58%~74%,同时氢能、电池等技术的成熟度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全球能源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等技术正深刻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起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产出和加速创新等作用。 

  7、全球能源俱乐部“五常”相对稳定,但权力正此消彼长

  这里的“五常”并非联合国五常,而是全球能源界的五大“玩家”。从资源、通道、市场、科技、金融这几个维度综合来看,一直以来,美国、欧盟、俄罗斯、沙特和中国是全球能源俱乐部实力最强的“选手”。其中,美国以“我”为主,求能源霸权;欧盟以“保”为主,求能源安全;沙特以“利”为主,求利益平衡;俄罗斯以“拓”为主,求国家复兴;中国以“和”为主,求互利共赢。

  但是,俄乌冲突持续3年多来,使上述“五常”的能源权力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美国的能源权力显著增强,因为其“绑架”了欧洲、强化了与中东产油国的盟友关系。欧洲能源权力急速滑落,能源转型进程受阻,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中东的能源权力在上升,域外大国更加重视中东,中东国家议价能力和战略自主性显著增强。俄罗斯的能源权力显著下降。中国总体保持稳健,但外部风险和挑战上升。 

  8、能源转型持续加快推进,能源安全面临新风险

  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呈现“四化”的显著特征,即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能互补综合化、终端用能再电气化,这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合作机会。另外,在转型过渡期,需要先“立”后“破”,否则将导致新能源供应不稳定和化石能源投资不足,能源系统韧性下降,大幅增加能源系统性风险。  

  9、“史无前例”的关税战对全球能源格局影响深远

  美国对全球发起的关税战,对能源行业的影响深远:全球油气贸易和交易格局将会出现重大调整,中美之间的油气贸易被切断;国际油价(布伦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62美元/桶左右,不排除降低至50~55美元的可能性;美元金融领域内的博弈更加激烈。

  特朗普政府为何对全球发起史无前例的关税战?一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加剧。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产业工人就业压力激增,迫使美国政府通过关税壁垒推动制造业回迁本土。二是缓解美债压力。2025年5月、6月有一批美债集中到期。参考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占财政收入50%的历史经验,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债务危机。三是遏制中国发展。短时间内中美贸易战走向取决于中国与美国的经济韧性。其中,美国的经济韧性需要关注通胀水平,中国的经济韧性则需要更关注就业水平。  

  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改革蓝图,风景这边独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油气管网市场化改革,激发清洁能源活力;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攻克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风光项目,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供应链风险;推广电动汽车、节能产品,形成低碳社会风尚。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总之,在大变局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最好的应对策略是,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