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十大趋势
□ 郝丽娟 霍丽君
近期,伍德麦肯兹发布《2025年能源与自然资源领域十大趋势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能源与自然资源领域将继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市场波动、技术进步、政策变化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共同塑造行业发展格局。
中国市场结构性调整影响全球石油需求格局
2025年,中国石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将对全球石油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全球工业生产预计较2019年增长13%,但柴油需求将逆势下降约0.6%。中国作为关键驱动者,石油需求增长几乎全部来自石化原料领域,而运输燃料需求因电动汽车和LNG重卡的替代效应持续下滑。尽管航空煤油需求增长可部分抵消公路运输燃料需求降幅,但整体消费结构向非燃料领域倾斜的趋势不可逆转。
全球石油市场波动将加剧
2025年,政治事件可能给全球石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需求端,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长约140万桶/日,但若美国实施全面关税政策,增量或压缩至90万桶/日。供应端,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叠加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强劲,将给“欧佩克+”管理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将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沙特将跻身全球电池储能市场十强
2025年,沙特依托“2030愿景”下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投资储能装机容量将突破5吉瓦,跻身全球前十。电池储能将成为沙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的重要补充。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新兴市场的吉瓦级光储/风储一体化项目加速发展,也将成为全球储能增长新引擎。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自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为492吉瓦,同比下降0.4%,这将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9—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31%,但电力市场制约因素正成为光伏投资的主要障碍。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超50%,然而电网接入容量缩减与弃光率上升可能导致新项目——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速度放缓。印度和巴西等市场的发展也将面临挑战。
铜矿战略竞争白热化
2025年,全球电池原材料市场预计仍将供应过剩,但铜价将因需求强劲增长和项目延期获得支撑。铜矿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加剧竞争态势,而大型矿业公司储备项目有限,或将为资产收购创造契机。英美资源集团和泰克资源的市场估值相对专注于铜业务的同行更具吸引力,可能成为矿业巨头收购的主要目标。
美国LNG投资热潮不会早于2026年
尽管部分业内人士预测特朗普政府取消LNG出口限制将引发2025年LNG投资热潮,但需持审慎态度。当前,美国部分LNG项目面临法律障碍,能源部《美国LNG出口的能源、经济和环境评估》报告发布后,更多项目可能遭遇合规性审查。此外,项目需在成本上升周期锁定工程、采购和施工合同,这对天然气买家和融资方构成新挑战。预计新一轮LNG投资热潮或推迟至2026年。
国家石油公司发展步伐加快
2025年,国际石油公司将面临资本分配平衡的难题,预计国家石油公司将主导行业增长,在上游以及国际天然气全产业链积极并购,并持续扩大下游战略投资。中东国家石油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而亚洲国家石油公司也可能在国际市场重获影响力。在低碳技术领域,国家石油公司同样将引领投资增长。
协同效应成为油气并购获投资者支持的关键
美国油气行业对并购协同效应的测算引发关注。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和西南能源公司合并成立的Expand Energy将协同收益目标上调25%,埃克森美孚对整合先锋自然资源产生的年化协同效应估值提升50%至30亿美元。预计2025年,油气并购支出将低于2023—2024年水平。未来交易需具备明确可靠的协同目标。相较于开拓新盆地,补强型收购和对等合并更易维持投资者信心。
美国蓝氢将主导全球新增氢能供应,绿氢面临挑战
2025年,美国蓝氢将继续主导低碳氢产业发展,总产能超150万吨/年的项目将进入最终投资决策(FID)阶段,巩固其全球主要蓝氢生产国地位。相比之下,绿氢发展将受阻。特朗普政府对脱碳政策态度消极,叠加监管不确定性和低风险行业资本竞争,导致绿氢项目推进困难。预计2025年,美国进入FID阶段的绿氢项目产能仅为蓝氢的1/10。
碳市场将蓬勃发展
COP29会议达成的全球碳市场规则协议将为碳补偿市场发展提供契机。随着《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取得重要进展,各国政府利用碳信用额度实现国家自主减排目标的路径更加清晰。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独立组织将加速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并制定新规,从而推动企业碳交易需求增长。